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党建工作 >> 文件通知 >> 正文
文件通知
初等教育学院实施“一院一品”牌活动方案
来源:本站整理 点击: 录入时间:2016/03/09

按照团委会议安排,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及卓越教师培养目标,结合师范生今后从教基本功的基本需要,也是职业发展的必要保障,为了进一步强化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从教基本功,将全面推行实施《晨读》《午练》《晚唱》(下简称为“三课”)。为了使“三课”活动运行切实有效,达到预期目标,并形成长效机制,特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
一、课程实施意义

“三课”是提升师范生普通话、口语表达、三笔字(毛笔、钢笔、粉笔)、歌唱等技能的有效途径,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、落实国家教师教育有关政策的具体举措。通过“三课”,能够督促学生进行持续训练,养成说、写、唱的习惯,练就扎实的从教基本功,同时,能够营造我院“书声朗朗、墨色飘香、旋律悠扬”的文化氛围。

二、基本目标

(一)晨读:熟练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所组词语的标准读音,能直呼音节,正确拼写汉语词语;掌握用普通话朗读、对话的技巧;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特点与要求;熟读小学语文教材中部分篇目;诵读、熟读一些国学经典;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。

(二)午练:掌握三笔字(毛笔、钢笔、粉笔)书写的基本要求:笔画清楚,正确规范,熟练有力,匀称美观;掌握执笔、运笔的方法;掌握汉字笔画的书写,间架结构的安排;掌握书写款式;掌握选帖、读帖和临摹的基本知识和要领,培养对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初步的书法创作能力。

(三)晚唱:培养学生识谱、视唱能力,帮助学生提高歌唱技能;掌握嗓音保健知识;初步明确正确的声音概念,建立正确的发声状态;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《音乐基础》教材中的视唱练习曲,并能熟练演唱小学音乐课教材中的经典歌曲。

三、基本内容

(一)晨读:以《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60篇》、小学《语文》教材中部分课文(见附件1)和国学经典为主。在完成规定篇目的基础上,可自主补充一些优秀文学作品,英语方向班可补充小学《英语》教材中部分课文。

(二)午练: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毛笔字和钢笔字字帖,但暂不宜选取行书、草书字帖。毛笔字每天一页(4开毛边纸,约30字);钢笔字每周500字以上;粉笔字训练,由学生自行安排。

(三)晚唱:以小学《音乐》教材中的曲目(见附件2)和《音乐基础》中视唱练习曲为主,各班可根据练习进度,在规定曲目基础上,适当补充一些思想健康、旋律优美的歌曲,英语方向班可补充一些小学《英语》教材中的儿歌。

四、时间安排

(一)晨读:星期一至星期五早晨7:35—7:55

(二)午练:星期一至星期五中午14:15—14:35

(三)晚唱:星期一至星期五、星期天晚19:30—19:55

五、基本形式

(一)晨读:以小组形式开展。每个班级成立3—5个晨读小组,每组遴选1名同学担任晨读辅导员,负责本小组的组织、领读、考勤等工作。

(二)午练:以小组形式开展。每个班级分为3—5个午练小组,每组遴选1名同学担任午练辅导员,负责本小组组织和考勤等工作。

(三)晚唱:以班为单位开展。每班遴选1—3名同学担任晚唱辅导员,负责晚唱的组织、领唱、考勤等工作。

六、考核

“三课”属于活动课,不占学时,不进课表,但其性质属于必修,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全员参加,按照同类课程举行考核与管理。

学院将不定期组织随机抽查考核,并在第二、四、六学期组织达标考核(具体考核办法和标准另文公布)。学生在出勤、考核等方面达到要求后,获得相应学分。

七、实施要求

(一)“三课”实施由教务科统筹部署,晨读、晚唱由文科教研室负责实施,晚唱由音乐教研室负责实施。

(二)要加强各班“三课”辅导员培养,发挥好学生之间学帮带的作用。

1.晨读辅导员培训一般以年级为单位组班,每班人数30人左右,每周培训2学时,培训课时按学校相关规定计入教师授课时数。

2.午练辅导员培训组班视实际情况而定,辅导教师在各班巡回辅导和批阅作业。每位教师辅导4-5个班,完成辅导任务后,每周计2学时,辅导学时按学校有关规定计入教师授课时数。

3.晚唱辅导员培训一般以年级为单位组班,每班人数30人左右,每周培训3学时,培训课时按学校相关规定计入教师授课时数。

(二)在教学和管理中,教师员工要以身作则,坚持说普通话、写规范字。

(三)相关课程,如教师口语、书写技能、音乐基础等,任课教师要将指导“三课”纳入总体教学计划。

(四)相关学生活动,如演讲比赛、书画展览、歌咏比赛等,要尽可能结合“三课”开展。鼓励并支持学生开展与“三课”相关的活动,在活动中获奖的学生,学院将予以奖励,并在综合考评中加分。优秀的书画作品将统一装裱,在楼道、教室、办公室、展厅悬挂展示。



版权所有@ 陇南师范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 电话:0939-3201436   地址:甘肃省成县城关镇陇南路34号(742500)

陇ICP备16000659   
甘公网安备 6212210200030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