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学年是教学质量提升年,本学期是继续大力发展教育教学、创建特色的时期。我们初教学院教学工作将继续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,以“专业认证”为重点,围绕学校总体工作部署,以学院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机制建设为抓手,争取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、开拓教学工作新局面、打造和凝练专业特色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促进教师职业成长,全力以赴推进学院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。
一、指导思想
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持续加强对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讲话的学习贯彻,继续以“育人为本、实践取向、终身学习”为教师教育理念,以“立德树人”为根本任务,以建立“学科融合、实践贯穿、课程分块”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切入点,开展多层次、全方位的改革创新,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。
二、工作思路
继续以特色专业建设为主线,以精品课程与教学改革为抓手,强化常规教学运行与管理,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职责和要求,抓好教育教学中心工作。进一步完善教学制度、标准和工作流程,按照专业认证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;规范计划管理,继续完善所有课程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全力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,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,着力打造专业特色与亮点。
三、工作目标
严明教学纪律,加强常规管理;加大内涵建设,彰显小教专业特色;深化教学改革,提高教学质量。克服困难,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,弘扬认真学习的钻研韧劲,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。
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规范教师行为,转变教师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;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为引领,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;进一步细化、完善我院教学常规管理制度,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;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,深入开展教学研究;进一步强化教学服务工作,规范管理、精细管理、科学管理,切实抓好教学管理、推进学院科学发展。
四、工作要点及措施
(一)加强教师队伍建设
1、加强师德建设,强化教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。努力宣传和弘扬师德典型,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。建立师德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,抓好师德考核工作。
2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。
(1)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,切实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,组织青年教师观摩、学习骨干教师的研究课和示范课,互相交流学习,取长补短,弥补青年教师缺乏经验的不足,为其不断吸取多方教学经验创造良好的条件。
(2)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,发挥中老年教师优势,以老带新,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,形成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。
新任课教师导师分配情况:
闫可欣,专业导师:鹿凤琴;业务导师:赵建进
唐作莉,专业导师:白莉;业务导师:姚鹏
(3)发挥教学名师的作用,认真落实人才建设计划,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办法,优化教师绩效考核办法,“以老带新”制度,建设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学团队。
(二)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,完善教学运行制度保障体系
科学规范的管理是保障良好教学秩序的关键,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。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,理顺工作体制,完善教学运行制度保障体系,是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。
1、教师要认真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,按时上下班,不迟到、不早退,有事要按要求履行请假销假手续。
2、教师要服从学校安排,积极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,保质保量的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。
3、教师要衣着得体,符合教师身份,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,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,给学生做好表率。
4、教师要按课表上课,无非常特殊情况不得随意调课;个人不得擅自停课、代课,对已排定的课表一般不再更改。教师因病、因事不能上课,要提前按正规程序请假。
5、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,要写规范字,要关心学生,爱护学生。
6、教师要做好候课,上课应保持良好精神状态,要有激情,上课期间教师不得接听手机 ,平时注意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。
(三)提升教师业务素质,提高教学质量。
(1)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,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;集中大家的智慧,加强集体备课,注重提高业务水平,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。
(2)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,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调研、交流学习。
(3)定期召开学生干部、信息员、学生代表座谈会,多交流,多沟通,及时了解学生状态反馈给学院教师,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。
(4)继续执行校内外教师互相听课、评课制度,深入附属小学等多所小学开展相互代课、听课、评课活动,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,力求从整体上提高我院教师、学生的小学教育教学水平。每位教师听课要求至少达到8节,并做好听课后的评课交流学习活动,强化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,继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自我评价渠道。
(四)完善教学管理制度,强化过程管理,抓好专业学科建设。
以各级教改项目和精品课建设为载体,带动学科发展及教学各环节质量建设。学科建设方面,发挥教研室团队作用,凝练学科主题,建设学科团队;学习借鉴国内兄弟院校初教专业建设的经验,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及教学各环节质量目标和标准系统。
1、继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,形成培养方案管理、教学计划管理、教师管理、课程管理、教材管理、教学过程管理、教学评价管理等板块组成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。
2、不断修改完善小学教育专业专科、本科课程方案设计,使课程方案突出应用性特色,即突出人才特质的综合性、实践性、特长性、地方性等特点。
(五)强化教务部门职能,强化教研室对教学工作的作用,狠抓教学常规管理,规范教学活动。
1、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制度。以教研室主任为核心,组织集体备课,组员要积极配合教研主任的工作,认真完成教研室下达的任务。集体备课的成果同科教师共享,并要根据班情、学情调整集体备课教案。
2、各教研室要定期、不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议,积极开展特色教研活动,做好各级精品课程、特色课程建设,推进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的开展。
3、各教研室要搞好校本课题研究,突出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加强对质量标准、各科教材的理解与把握,加强教师教学方式、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。
4、狠抓教学督导工作、推动督导评价诊断工作更加规范、严谨。继续成立教学督导小组,每天安排一位学院领导和科室负责人,充分发挥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作用,仔细抽查、详细记录每天的教学工作。通过细化职责,合理分工,加大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力度,切实使教学督导工作落实到位;教务科坚持做好每周、每月向教务处、督导室的教学信息反馈、总结汇报工作。
(六)继续突出实践培养,加强技能课程建设。
1、深刻领会国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总体要求,把握小学教师专业标准,广泛征求校内外教师、专家意见,深入听取一线管理者的意见,不断完善培养方案,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、适用性,突出初教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。
2、继续完善各科特长课程标准。遵循有效性准则,充分体现“实践导向、技能为重”的原则。由各教研室主任负责,组织相关教师共同研讨,继续完善舞蹈、主持与朗诵等课程标准。
3、强化学生教学基本功,打造初等教育专业特色。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时间和指导教师,积累特色课程经验,制定、完善教学进度计划,为后续开发更多特色课程、校本教材奠定基础。
(七)合理分工,做好专业认证工作。
合理分工,派人外出学习交流,积累、整理收集专业认证资料:
1、各类计划。包括学院教学工作计划、教研室工作计划、教师授课计划等等。
2、教学实施材料:课程表、教案讲义、教学日志、听评课记录、实习大纲、实习计划、总结报告等。
3、课程考核资料:考试安排、作业、试卷、成绩册等。
4、全院学生技能考核和特长培养汇报演出、展览资料。
5、实训室、实验室建设、使用记录等资料。
所有过程性材料,内容上以实用、有效为原则,形式要符合学校相关制度的规定。其他相关材料按照升本所需材料提前准备。
认真完成教材编写工作
督促参加课证融合小学教育系列教材主编、参编人员认真准备,按时完成的编写、出版工作。
(九)完成其他常规性教学工作
1、督促各教研室合理分配调整教学任务,与教务处、信息中心沟通,完成包括特教专业在内的课程、教师配置、人才培养数据采集和教学楼、实训楼、微格教室等教学场地的协调工作。
2、按时完成所有课程教材征订、发放工作;
3、组织完成全校17级、18级学生的开学公共课、专业课的重修、补考工作;
4、组织完成英语等级考试与普通话测试的网上报名、考试工作;
5、组织完成2020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辅导、成绩评定、毕业资格审查工作;
6、将学生技能考核与教学课程进行整合对应,制定十项技能考核方案,合理安排考核工作,并将成绩录入纳入学院教务管理系统;
7、组织好教学名师、中青年教师和各类师生教学技能大赛工作;
8、组织做好2018级学生的教育见习计划、总结、交流等工作。
9、组织好庆国庆70周年合唱比赛、特长培养汇报演出、展览等教学活动;
10、组织好学生教师资格证书的网上申请报名和笔试、面试工作,统计过关率,并督促课题组研发应试攻略类校本教材。
11、认真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测评,组织好学生进行网上教学质量测评工作,强化对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化监控。全面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,聚焦人才培养各个环节,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标准,定期查找问题和不足,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继往开来的2019年,愿我们初教学院全体老师牢固树立坚定的“讲政治,讲学习,讲奉献,讲沟通,讲效率”的理想理念,守正创新,为培养卓越的小学教师而努力奋斗。